大数据、传感器、拍片“体检” “科技+农业”深度融合 绘出田野好“丰”景

  • 时间:
  • 浏览:13
  • 来源:加密货币交易资讯

  央视网消息:今年,全国冬小麦面积保持稳定。目前,大部分地区冬小麦已进入返青起身期,在拔节孕穗。眼下,河南许昌的348万多亩小麦陆续返青,进入促进苗情转化升级、实现单产提升的关键期。今年,当地运用多光谱无人机等智能设备,精确计算麦田水肥需求,让春季田间管理更精准、高效。

  这是许昌禹州市顺店镇逍店村的一处高标准农田,多光谱无人机正进行巡田作业。它就相当于麦田的“医生”,通过光谱图为麦田开出药方,红色代表苗情较好,而绿色则代表苗情弱,需要特别关注。通过这些数据,工作人员就可以计算出不同地块对水肥的需求量,因地制宜变量施肥,再结合水肥一体化智能管控系统,可节约人工、施肥等综合成本约15%。这不仅有效降低了种粮户的成本,也避免过度施肥对土壤带来的影响。

  当然,光靠多光谱无人机还不够,农技人员还组成春管服务小分队走进田间,结合苗情长势,解答在田间管理时种植户们遇到的各种问题。

  河北邯郸:传感器装入耕地 智慧农业助力春管

  在河北邯郸馆陶县,冬小麦进入春季管理的关键期,相关部门运用物联网、大数据等技术,助力春耕春管。

  邯郸市馆陶县种粮大户闫风波今年种了1000亩冬小麦。这几天,借助智慧农业系统,他坐在办公室里,在手机上通过“馆陶农服”小程序就能直观看到田地里的情况,哪里需要浇水、浇多少水,病虫害的情况等等,对冬小麦的长势了如指掌。

  2024年开始,馆陶县在全县范围内安装智慧农业系统,组建了农业农村大数据中心。目前,全县32万亩耕地上安装了3600多套物联网传感器,可以常态化监测土壤湿度、温度、病虫害等信息。采集器汇总这些数据后,再发送至远程服务器,最终呈现在种植户手机终端的“馆陶农服”小程序上。

  借助智慧农业系统,种植户可以提前预防病虫害,合理安排灌溉、施肥等时间,精准灌溉较之前大水漫灌节水20%以上,有效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农作物产量和质量。

【编辑:田博群】

20余家泰国旅行商考察壮乡旅游资源 冀深化文旅合作

猜你喜欢

“澳门——布拉格”新增跨境电商全货机航线

中新网广州5月2日电(记者蔡敏婕)北京时间2日中午,一架满载中国优质产品的货机从澳门直飞抵达捷克首都布拉格,标志着广州交通集团物流有限公司澳门至布拉格全年定班货运航线正式启航。

2025-05-02

“国云”再升级 助推人工智能+加快落地

中新网福州5月2日电(记者刘育英)算力是人工智能发展的基石,技术的不断演进和应用的落地,进一步推动AI(人工智能)与算力深度融合。从第八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上可以看到,云计算正在

2025-05-02

力大又聪明 “新农人”的新拍档上线了

在具身智能技术浪潮的推动下,智能机器人深度融入生产生活,劳动形态也正在发生变化。戳视频,去农田里看看“新农人”的新拍档↓↓↓总台央视记者张春玲:在深圳光明区,2000亩的玉米地

2025-05-02

汇丰获准在香港设立专属自保保险公司

中新社香港5月2日电(记者戴小橦)香港上海汇丰银行有限公司(简称“汇丰”)2日表示,经香港保险业监管局核准,汇丰在香港设立专属自保保险公司“Wayfoong(Asia)Limi

2025-05-02

海南自贸港多个重点项目“五一”加紧施工

中新网海口5月2日电(周贤卿)“五一”假期,在海南自贸港多个重点项目建设现场,一派繁忙景象。施工单位中建三局介绍,为进一步抢抓工期,项目不间断施工,冲刺重要节点。三亚凤凰国际机

2025-05-02